二、课程开展目标
本课程旨在将人工智能与艺术相结合,为大学生提供全新的创作工具和思维方式。通过学习最新的人工智能赋能动画技术,学生将能够在艺术领域取得更多的创作成就,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创新应用。我们期望本课程将成为大学生艺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创举,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能力的新一代创作者。
1、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技能:通过学习人工智能动画制作中场景设计、角色设计,学生将能够开拓创作思路,提高自己的艺术创作技能。
2、培养跨学科思维: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,课程有望促进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创新应用,为未来的艺术发展做出贡献。
3、推动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创新应用: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,课程有望促进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创新应用,为未来的艺术发展做出贡献。
4、培养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:课程将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项目,推动创新思维,培养创业意识。
5、提供实践机会:学生将有机会在课程中实际运用人工智能技术,创作自己的动画场景、角色,构建动画制作中完整的视觉背景。
三、课程开展情况
1、课程实施安排
2、课程作业要求
选择使用自己训练好的lora 模型:梵高(van Gogh )莫奈(monet)西斯莱(sisley)雷诺阿(Renoir)配合controlnet 插件转绘生成 运河百景 法国印象派风格图像.
(1)生成图分辨率:横版 512x512 或 1024×768
(2)保留实验生成过程中的全部图像:(包括作业要求以外按照自己的兴趣方向自行尝试的生成图),使用文件夹分类。例如:(半月岛AI转绘)- (失败图)-(成功图)
(3)数量要求:选择训练的画家在对应的运河百景图里进行转绘,每张运河百景需生成2—3张成品图。
3、课程反馈
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进行入门操作,理解prompt的使用规范,完成文生图的操作流程,以及简单了解controlnet的处理器效果。部分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模型的使用,生成完成度较高艺术性较好的动画场景作品。网页版服务器稳定性较差,controlnet插件使用受限,无法生成高质量的图像。
4、课程总结和改进思考
从学生反馈及实训课操作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AIGC课程的学习效果还不错,对于接触新生事物,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较高,通过系统学习和实际操作,他们对于人工智能赋能动画制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,并且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动画制作项目开发。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进行入门操作,理解prompt的使用规范,完成文生图的操作流程,以及简单了解controlnet的处理器效果。部分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模型的使用,生成完成度较高艺术性较好的动画场景作品。
四、实训成果展示
“绮绘运河”命题实践